新加坡制造的优质产品

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新加坡制造的视特朗收音机。点击图像试用3D欣赏藏品。
新加坡国家文物局属下的国家博物馆收藏。


视特朗(新加坡电子)有限公司于1964年生产的黑白电视。点击图像试用3D欣赏藏品。
新加坡国家文物局属下的国家博物馆收藏。
上世纪70年代,罗莱员工穿的外套。
莊能瑞先生惠赠。新加坡国家文物局属下的国家博物馆收藏。

相机生产线主管莊能瑞先生在罗莱工厂工作时也穿上这件外套。
莊能瑞先生提供。

您对曾经参与上世纪60年代的工业化浪潮有何感想?

扎伊娜女士与她的焊接工具
扎伊娜女士加入罗莱公司时才16岁。她负责检查相机零件在组装前的品质。随着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和增长,扎伊娜女士在罗莱积累的经验,对她后来加入日本朝日公司(Asahi)、Team公司和康诺公司(Connor Peripherals)等很有帮助。她还在工作中学会了焊接。
扎伊娜女士提供。
欣赏其他启迪人心的故事